大家發現沒?現如今我們的貨幣政策是比較寬松的,財政政策是正向積極的,政府投資是主動的,消費政策是支持的。按理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濟的表現也不會差,老百姓在消費也會更為主動。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老百姓的消費積極性都不高,這種現象本不該出現才對。那麼具體來分析 ,造成目前的局面就只有一種可能了,那就是寬松的貨幣并未完全的流入市場,多余的錢在金融系統空轉,才導致了現在這一尷尬的「缺錢」現象,很多人變得不愿意消費了。
而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來說,他們之所以不愿意去消費,本質上不是某些專家說的「有錢不愿意花」,而是實實在在的手里缺錢了。也因為缺錢,社會出現了不少的反常現象,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呢?
無論是在什麼時代,年輕人都是社會上消費最為積極的群體,他們年富力強,雖然在收入上沒有非常高,但卻敢于提前消費,所以過去我們經常能在生活中看到年輕人貸款買車、貸款買房,其實不少人甚至還貸款購買奢侈品,進行各種的消費。
然而,由于最近幾年全球經濟大環境的不景氣,不少年輕人收入出現下降,有的甚至直接失業了。于是乎,很多年輕人為了增強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也開始了積極存錢的行動,畢竟萬一在接下來的日子遇到裁員等意外,那麼積蓄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之前,很多專家預測在疫情結束后,我國將迎來「報復性消費」。但現實的情況卻是,所謂的報復性消費并沒有到來,反而是很多價格高的商品無人消費了。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價值高的商品只能通過降價或者促銷的方式迎合消費者。
比如說,今年很多的汽車品牌都開始打起了價格戰,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降價幅度實在是十分感人;除了汽車外,很多城市的商品房也加入了降價行列,建議想買房的朋友可以趁這個好機會入手。
由于缺錢,現在的人花錢都開始變得謹慎起來,能不浪費的錢盡量不去浪費,性價比高的產品開始受到大眾的青睞。比如說,今年的冬天價格高昂的羽絨服品牌紛紛跌落神壇,而物美價廉的軍大衣卻成為年輕人追捧的主流,這就是因為缺錢而造成的社會現象。
最近幾年,國內年輕人的單身率在不斷走高,很多明明已經到了結婚年紀的人,卻因為各種原因始終不愿意結婚。其中,目前在農村地區是大齡男性居多,而在城市里邊是大齡女性居多。
據了解,這幾年不婚不育的情況之所以會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們對待婚姻的看法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年輕人向往單身;除此之外,結婚成本越來越高,也導致不少年輕人被迫單身。
綜上所述,老百姓手里缺錢,不可避免的會導致一系列負面的問題發生,這些現象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台或媒體的文章,本平台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本公眾號只用與學習、欣賞、不用于任何商業盈利、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平台并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台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