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拆建的大巴窯游泳場館設有公共游泳池和另一個用于培訓水球、花樣游泳、跳水和潛水的游泳池。這里也曾是許多成人和小孩學習泳術的地方,我和孩子們就在此學習游泳。
配和綜合發展項目,大巴窯市鎮公園將于今年2月起關閉六年重建,以加強公園設施和環境綠化。公園雖然不大卻綠意盎然;池塘、石拱橋和步道造景優美,還有供訪客歇腳的涼亭等設施,是我們這一代居民留下美好回憶的地方。公園里有一座25米高的瞭望塔,在2009年被列為保留建筑。欣慰的是,公園局在重建公園時會保留該地標建筑。
在成長的歲月里,社區里的公共設施,如圖書館、大巴窯公園、體育場、公共游泳池,是我從小到大,即使婚后有了小孩, 一如既往常去的地方。
碧山—大巴窯集選區議員徐芳達曾說,大巴窯是個成熟市鎮,要時不時地為它重新注入活力,為居民帶來更多、更好、更新的設施,而大巴窯綜合發展項目極其重要。去舊迎新,徐議員這番話讓我對大巴窯綜合發展項目充滿期待。
1967年,我們一家七口從歐文路一間五腳基里的租房搬到大巴窯大牌68的兩房式組屋,從此擁有一家人的活動空間。
當年,我們住在組屋頂層角落單位,組屋前方是一大片黃泥地,每天往來的黃色大卡車運載大量的泥沙駛向我們視野外的地方。年幼的我們,總愛坐在走廊欄桿邊,數著大卡車來回的次數…… 時間一晃,已是57年前的事了。
大巴窯體育場也曾是新加坡職業足球聯賽馬里士他卡沙足球會的主場。當時只要有賽事,體育場內燈火通明,球迷們前去支持自己心儀的隊伍,吶喊助威;我們在場外也能感受那股熱情。體育場也曾為多所學校提供場地主辦運動會。與體育場毗鄰,建于2002年的新加坡乒乓總會大廈,是培育國家選手和年輕球員的地方,在培養乒乓運動員方面發揮極重要的作用,可惜也一樣面臨拆除。
拆建中的大巴窯體育中心設有大巴窯體育場、體育館、運動中心和游泳池,曾舉辦1973年東南亞半島運動會。幾十年來,這些體育設施獲得充分利用。建于1973年的大巴窯體育中心,具有豐富的體育歷史,舉行過1973年的東南亞半島運動會(東南亞運動會前身),1983年、1993年和2015年的東運會,以及2010年的首屆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
2023年初在建屋發展局中心廣場舉行的公共路演,展示該區綜合發展項目的模型和構想圖。此發展項目坐落在大巴窯6巷和泛島快速公路之間占地12公頃的地段,也就是目前大巴窯體育場、大巴窯游泳池和大巴窯市鎮公園的所在地。這意味著國人曾經擁有記憶的景觀,將會消逝殆盡。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巴窯市鎮公園是拍攝婚紗照的熱門地點,我的大姐和中學同學都在這里留下美麗的婚照。
現在想起當時和新娘子拍照時的互動,仿佛是不久前才發生的事,而當年的青春少女也已過耳順之年。
位于大巴窯市中心的大巴窯公共圖書館,前身是東南亞半島運動會秘書處大樓。圖書館成立后,是我經常報到的地方,愛閱讀的習慣就是這麼培養起來。念國中二那年,圖書館中文部成立讀書會,我報名參加,并積極參與活動。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帶領下學習,獲益不淺。如今這棗紅色建筑也將搬遷至綜合發展項目內,成為更大更先進的區域圖書館。行筆至此,心里不禁浮現那一座經典的紅磚建筑物——史丹福的前國家圖書館。
前陣子經過大巴窯體育場,發現拆建工作已開始進行。當日Gate1大鐵門敞開,工作人員大概午休吃飯去了;我悄悄走進去,偌大的體育場里,看不見人影,草坪上擺放著經已卷起的跑道毯子。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