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家里長輩提過,1994年的夏天特別短,剛入伏沒幾天就涼快下來了。就是那個夏天的一個早上,17歲的楊麗娟突然從床上彈起來,頭髮亂糟糟的,卻攥著枕頭套跟瘋了似的喊:「媽!爸!我夢到劉德華了!他對著我笑呢,笑得特別溫柔,跟對著我一個人笑似的!」

現在回頭看,那哪是什麼溫柔的笑啊,分明是勾著她人生往歪路上走的鉤子。自那以后,她像變了個人書包往墻角一扔,說「讀書有什麼用?華哥才是我這輩子的指望」;以前跟她一起跳皮筋、分享零食的姑娘來找她,她隔著門扯著嗓子喊「你們不懂華哥,別來煩我」;最后干脆把自己鎖在小臥室里,愣是把那間十平米的屋子改成了「劉德華專屬空間」:墻上貼滿海報,舊海報邊角卷了邊,她就用透明膠帶一點點粘平整,連海報上的折痕都要對著台燈捋半天;VCD碟片堆得比書桌還高,吃飯時要放《忘情水》,寫日記時要放《中國人》,連睡覺都得把印著劉德華頭像的毛巾抱在懷里,仿佛這樣就能離「華哥」近一點。

她爸媽看著女兒這樣,心都碎成渣了。這是個重組家庭,本來日子就過得緊巴巴的,後來她媽冬天買菜時滑了一跤,摔斷了腿,打了石膏連路都走不利索,可看著女兒對著海報發呆的樣子,愣是沒舍得說一句重話。更荒唐的是她爸楊勤冀,為了圓女兒「見華哥一面」的夢,急得嘴上起了一串燎泡,蹲在門口抽了半包煙,最后咬著牙把住了大半輩子的老房子掛出去賣了,那房子還是他跟老伴結婚時單位分的,墻皮都泛黃了,客廳墻上還貼著楊麗娟小學得的「三好學生」獎狀,可就為了湊去香港的錢,說賣就賣了。
後來錢還是不夠,老頭紅著眼跟老伴說「實在不行,我去賣個腎,還能換點錢,讓閨女了了這個心愿」,嚇得她媽當場就哭了。最后錢湊夠了,一家三口擠在城邊一個10平米的出租屋里,夏天漏雨,冬天漏風,吃飯都得在床邊擺個折疊小桌子,腿都伸不開。

2007年春天,楊麗娟拉著68歲的老父親來到香港,出發前還跟鄰居說「這次去,我要跟華哥完成夢中的婚禮」。結果到了歌迷會現場,人擠人跟下餃子似的,她踮著腳舉著海報,脖子都快伸斷了,最后也就隔著好幾層人,遠遠瞅了劉德華一眼,連他衣服上的花紋都沒看清,更別說說話了。
回來后她跟丟了魂似的,坐在出租屋地板上哭,拍著墻喊「不行!這不算數!他肯定沒看見我!我要單獨見他!」那時候她好像完全忘了,為了來這趟香港,爸爸連冬天的棉鞋都沒舍得買,就穿著舊單鞋在香港的冷雨里走;也忘了媽媽還在蘭州的出租屋里,靠著撿廢品補貼家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