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裡那扇常年打不開的儲物櫃門猛地拉開,東西「譁」地掉出來的一刻,你就知道自己又被「物品負債」套牢了。

別急著彎腰去撿,先想清楚:它們真的在為你服務,還是你在為它們打工?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2023年一項追蹤調查給出冷冰冰的數字:定期清理家居的人,壓力激素比「囤囤族」低28%,入睡時間平均縮短20分鐘。
換句話說,你捨不得扔的,不只是舊物,還有自己的好情緒和好睡眠。
先認清單點——最容易拖垮生活的五類「沉默負債」。

1. 一年沒碰過的物品
別騙自己「萬一用得上」。
美國職業整理師協會統計,90%的「萬一」在第二年依舊沒發生。

把一年未用的東西打包貼上日期,再給你30天「緩刑」,到期未開箱,直接轉賣、捐贈或環保回收。
2. 掛在衣櫃卻永遠「明天再穿」的衣服
衣服數量與穿搭滿意度呈倒U曲線:選項越多,決策越累。

把全部衣服按「喜歡」「湊合」「討厭」三堆分,留下「喜歡」,把「湊合」拍照存進電子相簿再處理實體,對「討厭」別手軟。
衣櫃留出20%空位,空氣流動了,大腦也流動了。
3. 過期食品藥品

把浴室、冰箱、藥箱合併成「三箱體檢」專案,每季度固定一個週末,手機設鬧鐘。
過期藥隨意丟棄會汙染水體,很多城市藥房設有「過期藥回收窗」,順路帶過去,一分鐘環保又安心。
4. 缺角裂口的餐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