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星期四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合并營收約6255.3億元(新台幣,下同,約266.9億新元),同比基本持平,環比增長14.4%;稅后凈利潤約2387.1億元,每股收益為9.21元,皆同比減少19.3%。
台積電首席財務官黃仁昭說,第一座工廠所面臨的挫折,延遲了第二座工廠的興建。美國二廠的建設正在評估中,要投資哪種制程,要等美國補助政策確定再決定。目前規劃是2027至2028年量產。
台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星期四(1月18日)在法人說明會上介紹公司的海外布局時說,日本熊本縣第一座工廠將于2月舉行開幕典禮,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一座工廠將在2025年上半年量產。
2023年台積電總營收為21617億元,同比減少4.5%;毛利率54.4%,下滑5.2個百分點,歸屬母公司凈利潤8384.98億元,同比減少17.5%,每股收益32.34元。
這是最后一次以董事長身份主持法人說明會。他將在6月台積電股東大會后退休,總裁魏哲家已獲推薦接任下屆董事長。如果魏哲家獲選為董事長,應會續任總裁,台積電雙首長制將畫下句點。
劉德音說,台積電的海外決策基于客戶需求和必要的政府補貼或支持水平。公司正持續與美國政府商談激勵措施和稅收減免等。
綜合彭博社、台灣《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報道,台積電去年7月宣布,由于缺乏高技能工人且成本走高,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一座工廠延遲量產,如今預計2025年上半年才開始量產四納米芯片。亞利桑那州第二座工廠目前在建設外殼,估計要到2027年或2028年量產,比早前預計的2026年要晚。
此外,。公司目前持續與德國聯邦政府、邦政府和市政府保持密切溝通,官方承諾堅定,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動工興建。
至于日本廠,劉德音介紹,日本熊本廠第一座工廠將于2月24日舉行開幕典禮,將如期于今年第四季量產,該廠將采用12/16納米和22/28納米制程技術,第二座工廠的投資建廠仍在評估中,有望推進到七納米制程技術。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