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買Bumi Lot,有什麼風險? 「衰的話,可能中罰款RM50,000++」
10多年前,有500多戶人家在雪州萬撓一個綠意盎然的城鎮擁有了自己的夢想家園。然而,10多年后的今天,他們被告知須向雪蘭莪州政府支付2萬多至5萬多令吉的罰款,因為他們買的房產是土著單位(bumiputra unit)。
根據StarMetro 報導,從屋主展示的文件顯示,雪州執行委員會(MMKN)于2001 年7 月9 日批準了該萬撓房屋發展計劃的最低40%土著單位配額,并向土著買家提供10%的折扣。然而,該發展商違反了配額要求,并將約90%的單位出售給非土著買家。
意即,這群買家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了土著單位,但由于該發展商已進入清算程序,清盤人給買家的信函表示,在聯系雪州房屋與地產局(LPHS)后,當局仍希望屋主因違反土著配額而支付罰款,唯愿意給予折扣。
無獨有偶,在雪州梳邦再也某個房產計劃的屋主也面臨類似的困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單位屋主于2013年從一個綜合發展項目中購買了一間空置房產。約3年前,發展商的清算人聯系了該名屋主,開始分契產權流程。在申請期間,他被要求支付罰款,因為他購買了土著單位。
他說,令人震驚的是,他的買賣協議中沒有任何地方表明他購買的房產是屬于土著地段。
這事件中共有大約200名屋主受到影響,被迫額外支付購買價格的12%。
「如果當初以50萬令吉購買單位,屋主現在必須額外支付6萬令吉。 這是一個過高的金額,加上發展商目前正處于清算程序,這使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當被問及此事時,雪州房屋及文化委員會主席Borhan Aman Shah表示,有必要確保發展商不能利用這種情況來獲利,并強調不遵守土著配額政策的公司,未來在雪州進行發展計劃時可能會受到影響。
資料參考:The Star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