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這三個地方痛,是肺癌的早期表現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肺部惡性腫瘤,其病死率已佔癌癥病死率之首。
絕大多數肺癌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但亦有少數癌腫起源于肺泡上皮或支氣管腺體。

【早期表現】
早期肺癌無明顯的特異性癥狀,主要表現為:
1、年齡在35歲以上,久咳、特別是頻繁不止的嗆咳,短期內查不出原因者。
2、感冒或支氣管炎之後,咳嗽久治不愈而癥狀逐漸加重者。
3、反覆、經久不愈的咯血痰,且有不固定的間歇性胸痛者。
4、原有肺結核及慢性支氣管炎,原有咳嗽規律突然改變者。
5、突然出現漸進性氣短、胸悶,胸透提示有胸腔積液者。
6、胸透顯示「肺部炎癥」,經治療不能徹底控製,癥狀反覆出現或加重者。
7、不明原因的關節、肌肉頑固性疼痛,皮膚麻木、灼痛,雖有發熱,但全身癥狀不明顯。
8、長期吸煙史,家族中有癌癥史,日常工作中接觸致癌物質,
如石棉、瀝青、砷、鉻、煤焦油等機會較多的人,又出現呼吸道癥狀者。

【防治措施】
1、肺癌的治療
治療肺癌,近年來有了很大進展,外科手術仍是首選的治療手段。
但多數病例確診時已為中晚期,故綜合治療,特別是術前化療手術-
術後放療加化療的治療模式已普遍應用,使療效較前有明顯提高。
(1)手術治療凡是確診或擬診為肺癌無轉移者,均應及時採取手術切除。
術後平均5年生存率可達25%〜40%。常用的術式有:全肺切除,肺葉切除,
袖形肺葉切除,肺段切除,瘤塊切除。
手術切除的原則為徹底切除原發病灶及相應的各級淋巴結,並儘可能保留正常肺組織。
(2)放射治療放射線對癌細胞有殺傷作用。對小細胞肺癌效果較好,其次為鱗癌和腺癌。
(3)化學藥物治療小細胞肺癌對化療有高度敏感性,故化療為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
鱗癌次之,腺癌較差。小細胞肺癌常用藥有足葉乙苷、順鈷、長春新鹼、阿霉素等。
非小細胞肺癌常用藥為環磷醯胺、紫杉醇、喜樹鹼等。

2、預防措施
(1)控製吸煙禁止未成年人吸煙,禁止在公共場所或通風不良的房間吸煙,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