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新聞「18歲才知道,原來餃子可以不是豬肉餡的」。
起初沒有看懂,直到點開視訊內容才明白。原來是女孩從小都吃不了豬肉,每次吃都會嘔吐,但媽媽卻不以為然,總是要強迫她吃,各種變著花樣逼著她做這些做不來的事情......
這樣的教育方式,讓人感到窒息,作為媽媽不僅沒有諒解孩子的行為,追尋是否是身體原因,甚至一味地認為是孩子矯情,或者是裝病。
我想這樣的場景,很多父母肯定是不陌生的,孩子從小打到總有各種「花招」躲避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久而久之,我們對他們的行為也缺少了判斷力,和識別能力。
完全看不準到底是不是真的事出有因,而對于這樣的教育方式而言,無疑對稱了「控制型」父母。
家長們總是喜歡對孩子說「我是為了你好」,但是這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
生活中,不管年紀大小的孩子,總是能聽到家長對他們說:「我這是為了你好」,孩子如果反抗的話,還要哀聲嘆氣的,接著說一句「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爸爸媽媽的苦心了。」
我一個朋友就是,大學畢業那年她打算在大城市找工作,家里一千一萬個不愿意,非要逼著她回老家工作,她很實在地跟我吐槽說:
「我回去還不就是爹媽那邊找關系托人,把我塞進什麼不對口的崗位里面去,而且我媽都已經開始張羅我的婚事了,非說早結婚是為了我好。」
她跟父母差不多快吵了兩個月,後來一氣之下自己帶上行李就來找我了。
現在偶爾跟家里通電話的時候,她媽媽還在勸她辭了這邊的工作回家去,打算自己出錢給她開個小店,當老闆,結束語必定是「媽媽我也是為了你好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