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業市場上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一邊是捏著簡歷的年輕人說找不到工作,另一邊是一大堆的人說自己招不到員工,他們好像各找各的,互不干擾。
這個現象其實和現在相親市場上的情況有些類似。一邊是什麼鄉下一大堆男青年找不到老婆,而另外一邊就是一線城市扎堆單身的、綜合條件都不錯的女孩子。
兩種現象對比一下不難發現,與其說是雙方都找不到,不如說是雙方都在找同一個東西,但卻沒有匹配成功,可自古以來,不管是找工作還是找對象,這麼做似乎都沒問題。
可如果所有的環節都沒問題,那麼出問題的也許就只有一個地方了,那就是這個市場上的所有人。也就是說,市場這個機制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進入這個市場的人。
有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心高氣傲,非得要找到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才愿意干。那麼多失業的年輕人,明明有一大堆高薪的工作,卻偏偏沒一個人愿意干。
而這些人所說的高薪工作,就是指銷售類、銀行職員、礦工以及煤氣工等等。其實這麼說也沒錯,眾所周知,除去銀行職員之外,這些工作最大的特點就在于薪資無上限。
第一種銷售類拿房屋中介舉例,無論你是做出租的中介還是做銷售的中介,只要你能每個月都促成很多交易,這類工作的提成是最多的,只要你可以,一個月想拿多少月薪都行。
但是這類工作的優點也是它最大的缺點之一,那就是收入的不固定。因為收入的組成之中浮動的空間太大,以至于很多用人企業會選擇將這類崗位的基本工資調低。
而這也就造就了一個在房屋中介這個行業中 最經典的一個現象,業績好的那些人,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而業績不怎麼好的那些人,則是領著可憐的薪水過著苦哈哈的日子。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地方在于,業績不怎麼好的那些人,很快就會在將來的某一天,迎來自己的失業。原因也很簡單,用人單位不會再繼續雇傭他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