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多日紛擾,政府今天(22日)終于宣布,公共交通系統將繼續沿用現有的成人易通卡(EZ-Link),原本預定要在今年6月1日全面過渡到新易通(SimplyGo)系統的計劃將暫時擱置。
講好聽點,這叫從善如流;說難聽點,就是朝令夕改,政策「翻煎餅」了。
政策大U轉,可以理解為俯順民意,政府不僅聽到人民的心聲,還接納了意見作出相應修改,這點值得嘉許。
但當初推出新措施,是否不夠深思熟慮,沒有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推行過程中,后端系統不給力幫倒忙,最終導致計劃不得不從「Go」變「Gostan」(開倒車),這些都是必須深刻檢討的。
隨著當局宣布繼續沿用舊系統,即意味著本地公交系統暫時會是新舊系統并行的狀態。
雙管齊下當然是有代價的。
剛在上1月18日接棒轉正的新科交通部長徐芳達今天下午在臉書透露,政府將投入額外的4000萬新元更替硬件和維修系統。他也代表交通部和陸路交通管理局向新加坡人道歉了。
4000萬新元,數目不小,但為科技弱勢群體排除原本可能面臨的不便,不啻是花在刀口上。但疑問也跟著出現:既然可以花4000萬元解決問題,為何當初不這麼做,偏要讓大家無事忙亂一通?
在數碼化一事上常有爭議言論的前官委議員鄭恩里,今天在徐芳達臉書和各大新聞粉專留下了以下言論:
「大家必須好好了解。為了撫慰那些還想用舊系統的人,維持新舊系統的成本是4000萬新元。如果我們按計劃廢除舊系統,就能省下4000萬新元了。我覺得這筆錢應該讓那些想要舊系統的人來出。」
紅螞蟻認為,新加坡在數碼化過程中,最該唾棄的,正是這種將所有科技適應力較弱者統統歸為非我族類,要他們自己為跟不上「數碼化列車」負責的傲慢態度。
陸交局1月9日提醒公眾盡早去更換車資卡,因為今年6月1日起,本地公共交通系統將全面過渡到新易通(SimplyGo)系統,這至少引發了兩大爭議:
第一點毋庸置疑,當局沒有做好萬全準備,便作出宣布,這個鍋肯定是要背的。
但相信此次讓當局收回成命,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不少民眾很介意的第二點。
沒錯,新易通(SimplyGo)好處不少。
它允許人們直接使用免觸式銀行卡,或添加到電子錢包的信用卡或借記卡支付車資。
這樣一來,乘客無須擔心車資卡余額不足,只要信用卡沒刷爆,戶口里的存款還夠,就可自由暢行。喜歡「輕裝上陣」的人,出門還能少帶一張卡,甚至只須一架手機便能走天涯。
乘客也可通過手機應用程式遠端為新易通卡充值,對于每天出門時間總是掐得剛剛好,未必有時間在捷運站充值的乘客,也是一大便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