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就是正在往遠方前行,而死亡則是前行的終點。人的一生是離不開「生老病死」的,也是逃不開的規律。所以在人世間,「白事」自然是頭等大事,葬禮則是人們對死者表的緬懷。
因此當地某人去世的時候,無論和死者生前的關系多麼不好,都要遵循「死者為大」,并放下以前的成見,去死者家中前去吊唁,而這也是一種對死者的尊重之禮。
但是對于老祖宗說,葬禮是傳統習俗,自然也是有一些「禁忌」的。比如說有一些人是不能參加葬禮的,就好像新人結婚的時候,一些屬相的人「犯沖新娘」一樣。所以也有了老話說的:「4人不參加葬禮,家人幸福安康」。那麼這句話啥意思呢?有道理道理,我來回答下:
一直以來葬禮都是很嚴肅的事情,葬禮的氣氛也是悲傷、壓抑的,而孕婦則是要保持比較好的情緒,她的情緒需要穩定一點,那麼這樣才更利于胎兒的發育,這時候孕婦去了葬禮,那麼情緒多多少少會受到影響,沉重的氛圍、心情可能會影響到胎兒,因此才說懷有身孕的人不去參加葬禮。
雖然參加葬禮非常重要,但大家要考慮到自身身體狀況,如果你本身就患有疾病,那就不應該參加葬禮了。而且古人認為,生病的人身體虛弱,陽氣也比較虛,而葬禮上陰氣較重,病人參加后會加重疾病。
不過從現在科學角度考慮,病人確實不適合參加葬禮,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葬禮氣氛沉重,病人參加葬禮時,情緒會受到波及,這樣不利于后續養病。二是部分地區葬禮特別繁瑣,整個過程需要持續幾天,病人身體狀況本身就差,這導致他們根本無法堅持下來。
因此,生病的人最好不要去參加,而且逝者肯定也不愿意你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