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之后,每個媽媽幾乎都變成了「超人」:為孩子起早摸黑,天一亮就買菜做飯,送孩子上學,下課后給孩子輔導作業,深更半夜洗衣服……
然而,調皮好動的娃不但不理解媽媽的用心良苦,還常常給你添亂:
你讓他喝水吃飯,他拔腿就跑,連哄帶追,好不容易才能搞定他;剛收拾好屋子,轉頭一看,玩具用品丟了一地,又得費上半天收拾殘局;好容易講完故事唱完歌,以為娃睡著了,你前腳剛剛離開,他卻又醒了;陪娃寫作業,常常為娃的粗心大意、不開竅氣得火冒三丈;要是娃突然生病了,媽媽就得衣不解帶、沒日沒夜地照顧他……
媽媽越訴苦,孩子越受傷,累到崩潰!
媽媽們忍不住發牢騷: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把你拉扯這麼大容易嗎?你就不能體諒一下我們嗎?
如果父母老是向孩子抱怨,哭訴著自己多麼的不容易,賺錢有多麼的辛苦,這種負能量勢必會影響孩子,勢必會影響孩子對周圍人和生活的態度,長大后也會變成一個愛抱怨、沒耐心、毫無擔當、只會推卸責任的人。
此外,爸媽的抱怨和哭訴,表面上是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強化父母付出的多,其實恰恰相反,這給孩子造成了心理負擔,它暗示了「
讓孩子當一回「爸爸」或「媽媽」
其實,都說
而在此之前,「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并不是和孩子說說他就會懂的。想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不妨給孩子一個體驗的機會,嘗試當一天的「爸爸」或「媽媽」,讓孩子學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例如掃地、洗碗、拿包、照顧寵物等。這樣做,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大有幫助的。
明星
在《媽媽是超人》第五期節目里,董潔讓頂頂客串起「小爸爸」,親身體會做大人的不容易,換位思考自己作為一個寶寶的幸福,同時也讓頂頂明白,身為寶寶也要為父母考慮,培養頂頂正確的家庭觀念。
孩子參與家庭生活,能不斷積累生活、學習、技能等多方面的經驗,這些都將成為寶貴的人生財富,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無論是做家務帶孩子,還是工作掙錢,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挫折和艱辛。孩子通過體驗父母的角色,會迅速成長,養成自信、自強的好性格。
父母對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接受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不可缺少的一課。通過身份的對調,孩子獲得了成長和感悟,從而學會感恩和憐惜。
這種別出心裁的教育方法,也得到了不少觀眾的認可和大力效仿:「29歲的年齡跨越,你們城里人真會玩」、「讓孩子體會下大人的不易很重要」。
你們認同這種方式嗎?或者各位家長有什麼私藏的小妙招嗎?快來評論區和我們分享吧!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下一頁